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s
航空夢,我的夢
發表時間:2017-12-07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夢”這一美好的詞匯,鼓舞并感召著億萬華夏兒女為之努力奮斗。在成都富凱飛機工程服務有限公司飛機改裝部工程師劉韜的心里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扎根民用航空器維修和改裝的“航空夢”。這個夢想激勵著他不僅專注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并且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努力鉆研,開拓創新,用實際行動來為民航維修業添磚加瓦。
自2005年從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劉韜同志就加入成都富凱飛機工程服務有限公司這個大家庭,迄今已有12年。剛到公司之初,他對民用航空器維修行業知之甚少,對于飛機改裝設計這一在國內還處在探索階段的工作領域更是無從下手。所幸的是他在所在的飛機改裝部的前輩的引領和指導下,一點一滴地從基礎開始學習。從培訓飛機維護的基本知識,到在老同志的支持下完成簡單的項目;從如何查閱手冊資料,到如何進行項目評估、設計、施工和適航取證和項目整體進程計劃管理,直到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飛機加改裝專業技術人員。公司還提供機會送到國內和國外培訓飛機加改裝所需知識技能,其他同事也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充分的幫助。可以說,他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公司領導的指導和同事的幫助。在這個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的集體里,劉韜同志得到了能夠最大可能的學習提升和施展才干的空間。在這個平臺上,他埋頭工作,耐心地在飛機改裝工程設計的鉆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一、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強化安全責任意識
飛機維修和改裝工作讓劉韜深深地著迷,他很慶幸自己從事了一份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安全是民航維修的底線。民航維修安全既跟個人的認知意識,企業的制度文化有關,也跟員工的維修技能、業務水平有極大關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他深刻地認識到為了承擔好這一重責,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加入公司后,劉韜陸續跟著老同志做了一些小項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B737-300系列飛機發動機點火系統改裝項目。發動機點火系統改裝是為了滿足B737系列飛機最低設備放行清單(MEL)中的規定,通過加裝在駕駛艙內的電門切換,實現在發動機右點火系統失效時,將左點火系統電源連接到交流備用匯流條(STBY BUS)上。該項目施工難度不高,因此所有的飛機都安排在航后進行改裝施工。為了完成航空公司28架B737 -300系列飛機發動機點火系統的改裝施工工作,他在老同志的帶領下,從北京到內蒙,從內蒙到天津,又從天津到北京,陸續輾轉好幾個機場,每天晝伏夜出,利用航后的時間,順利完成客戶所有飛機的發動機點火系統改裝施工,保障了客戶的飛機飛行正常率。整個項目的時間從秋天持續到了冬天。北方夜里戶外溫度通常達到零度以下,改裝在飛機停機坪上進行,其艱辛可想而知。通過該項目,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通過大量飛機的改裝施工實踐,也極大地提高了他的動手能力。
此后劉韜同志還陸續參加了很多重大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或改裝施工工作,如B737NG和A320系列飛機客艙布局改裝,CRJ-200飛機打印機加裝,BAe146飛機EGPWS、GNS-XLS、ELT、VHF通訊等項目改裝,B737NG系列飛機無線電高度報告功能改裝設計,A320系列飛機駕駛艙門監視系統改裝,B737NG系列飛機ACARS改裝,B737-300飛機EGPWS改裝,S-76直升機GPS導航系統加裝等。實踐出真知,在不斷的經驗和技術的積累下,他對民航飛機改裝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010年,劉韜同志參加了國航工程技術分公司主辦的第二屆“安康杯”電氣崗位技能競賽,參賽選手除了國航各維修基地和AMECO派出精選的業務高手以外,還有山東航空、深圳航空、云南空港公司等派員參加。得益于參加過的眾多的飛機改裝施工實踐,以及平時對改裝知識的日積月累,他獲得了個人全能三等獎,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學習永無止境。利用業余時間,劉韜同志努力自學,在2009年順利獲得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之后經公司委派前往國航機務培訓中心學習,陸續獲得了多種飛機的機型執照。從2014年起,公司質量部開始授權他對飛機改裝施工項目放行。迄今為止,他已經為數十架飛機完成改裝施工放行。每一份放行簽署都代表著一份責任,這促使他時刻保持安全意識,提高自身技能。
二、專業成就夢想,創新鑄造輝煌
通常航空公司的維修業務都是針對飛機上已有的系統進行維護和修理,但富凱作為國內首家專業從事飛機加改裝工程設計業務的維修公司,主要工作是在飛機現有構型的基礎上,根據客戶的需求加裝新的系統、設備和改變客艙現有布局。這就要求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專業成就夢想,創新鑄造輝煌”就成了富凱公司飛機改裝部乃至整個公司的信念和標桿。
近兩年,為了提高航空安全水平,部分航空公司的飛機需要通過改裝無線快速存取記錄器(WQAR)來滿足局方的相關要求。劉韜同志陸續完成了WQAR系統在E190飛機以及CRJ900飛機上的MDA取證工作。首次接觸這兩種機型,而客戶要求的期限也很短,對他來說這就具有很大的挑戰。作為項目負責人,他帶領項目組的其他同事,大量查閱飛機的手冊資料,多次上機實地調查,與系統供應商進行詳盡的溝通,最終在有限的時間內制定了詳細的改裝方案,及時完成改裝器材的準備。項目組在施工時遇到種種不便:作為支線客機,此類飛機的機內空間布局通常比較緊湊,特別是電子艙內的施工區域非常狹窄,通常只能容納一個人在里面躺著施工。劉韜同志帶領項目小組的同志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了WQAR系統加裝的取證工作,幫助航空公司的機隊在局方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了WQAR系統的改裝任務。這兩種機型通過改裝的方式加裝3G型號的WQAR系統在國內乃至全球都屬于首次。
過硬的專業技能不僅讓他在進行MDA改裝方案設計時如魚得水,還能讓他在根據客戶提供的改裝方案執行改裝施工時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落實民航局關于“盡快實現飛機與運行控制中心(AOC)之間建立及時可靠的語音通信聯系”的要求,國內航空公司紛紛加裝銥星衛星通訊系統。2013年,劉韜同志參與完成了國內首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銥星通訊系統在川航A319飛機上的取證改裝施工。作為首架取證改裝方案,原國外廠家提供的改裝方案與飛機的實際情況存在一些偏差。他同參與該項目的同事一起,在完成項目改裝工作的同時,還憑借他們豐富的工程設計和改裝經驗,向在場的廠家技術代表指出了工程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和錯誤,并根據飛機的實際情況,向國外廠家技術代表提供方案修正意見和改進建議,得到了客戶和廠家技術代表的一致認可。在后續飛機改裝時做系統測試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部分飛機存在軟件配置錯誤,導致接收數據不能正確顯示。如果等待國外廠家技術人員研究查找問題原因再給出解決方案會延誤飛機的按計劃出廠,給客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劉韜同志和同事一道,在認真仔細的分析理解國外廠家的技術文件、工程圖紙和系統設計邏輯原理之后,根據經驗更改了配置數據,接收數據得以正常顯示。同時他通過郵件將這一故障的正確配置參數及時反饋給了廠商,廠家再根據反饋信息修正成正確的配置文件,最終保證了飛機的按時出廠。通過該項目,國外廠家對富凱的工程能力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信任,并在后期與富凱展開更多的合作。作為對富凱工程能力的認可,該公司甚至委托富凱派出技術人員作為他們的技術代表給客戶做現場技術支援。而公司將這一重任委派給劉韜,前往北京AMECO做B737NG飛機銥星通訊系統改裝的現場技術代表。他針對改裝現場發現的問題,給出建議的修改意見,再通過郵件發給國外的系統設計方,完成正式的修正之后,再返回給AMECO施工。富凱優質的工程服務,解決了客戶的迫切需求,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僅靠過硬的專業技能他們只能坐等客戶需求,只有通過創新,才能掌握新的產品和技術,向客戶推介需求。進入21世紀以來,盡管在地面的移動互聯網全面普及,但空中的信息孤島依然存在。為了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從2011年起,富凱與國內首家地空寬帶通信系統設備集成商合作,致力于地空寬帶通信系統在民航飛機上的改裝方案設計和取證工作。劉韜同志參與了這一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項目,并擔任該項目的主管工程師。該項目本身作為一個新興的系統,在國內飛機上并沒有安裝的先例,也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供參考,一切都只能在摸索中進行。他憑著多年從事改裝設計工作的經驗,同航空公司、設備廠家共同確認改裝方案;與設備廠家設計人員溝通,確認設備設計規范;多次登機勘察,明確設備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查閱大量資料,編寫改裝方案;到最后參加改裝施工實施和現場技術支援。經過跨時近三年的辛勤工作,先后完成了地空寬帶通信系統在波音B737NG系列飛機、空客A320系列飛機,以及在塞斯納680公務機上加裝的方案設計與改裝實施工作,取得了地空寬帶通信系統在上述機型改裝的MDA批準,開創了國內通過地空寬帶通信系統在飛機上實現互聯網連接的先河,為更多的旅客帶來了空中上網的樂趣。該項目為富凱公司增加了5項專利技術,其中他主導和參與的專利有3項,分別為:飛機無線空地寬帶系統接入點組件工裝(專利號:2012203738447)、飛機無線空地寬帶系統空地通訊組件安裝工裝(專利號:2012203738413)、一種飛機地空寬帶通信系統控制盒組件(專利號:2014205495241)。加上之前的專利,如用于存放起落架銷的裝置(專利號:2010202959706)、用于存放空速管套的裝置(專利號:2010202968601)、飛機擾流板動力控制組件測試裝置(專利號:2010205479842和2010102969670),劉韜同志與所參與的項目成員一道,一共榮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這些專利的獲取,既有他努力鉆研的結果,也離不開同事的共同參與和協作,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創新文化的生動體現。
三、相信團隊力量,創造無限可能
每一個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項目,在團隊眾志成城的努力之下也能取得圓滿成功。
2015年6月,為了向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獻禮,國航啟動了B777-200型飛機衛星電視系統改裝項目。該項目利用飛機上已裝的Ku衛星通信系統,結合改裝的衛星電視接收設備,從而實現將中星九號上的直播電視節目接收到飛機上。乘客可以通過飛機客艙內的視頻系統以及使用自己攜帶的平板電腦、筆記本等設備,通過機載WIFI系統在機艙內實時收看到直播電視節目。國航要求該項目最遲在8月底完成取證改裝,以便航空公司可以在9·3閱兵之前留出更多的時間做好內部調試工作。劉韜同志承擔了衛星電視系統改裝項目的改裝方案設計工作以及衛星電視接收設備的取證工作。一個全新的改裝項目,考慮到方案設計以及器材采購所需的時間,項目周期通常在6個月左右。而這個項目留給他們的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項目組需要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
一方面,項目組需要主導和配合衛星電視接收設備的取證工作。一部新的設備要安裝到飛機上,需要經歷調研、研發、生產、測試、審核、取證等一系列工作。通過縝密的分工,項目組將設備取證工作分工給質量部負責,改裝部協助。憑借著在地空寬帶通信系統設備取證的經驗,富凱作為局方授權的DMDOR單位,代表局方對設備的制造符合性進行了檢查,并現場目擊設備的DO-160環境測試和電磁兼容測試。在所有測試條目都通過,并且一切文檔資料準備就緒之后,富凱的委任代表對衛星電視接收設備頒發了適航標簽。
另一方面,改裝部項目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改裝方案的設計和取證,以及改裝器材的準備工作。其中項目組結構工程師負責設計設備安裝所需的設備支架、控制面板支架以及進行結構強度分析;電子工程師負責設計線路改裝方案,編制改裝施工圖紙和工程指令;還有高級技術適航管理人員負責準備改裝取證所需的相關資料。經過上機調查及手冊資料查閱,并考慮器材周期因素,進行方案設計時他們憑借豐富的設計經驗,進行了優化的方案設計,盡可能地優先使用有庫存的器材,從而為改裝提前執行提供了器材保障,滿足了客戶改裝的周期需求,并盡量縮減了改裝實施的飛機停場時間。
8月18日,原計劃在8月底進行的改裝施工在所有的工作準備就緒的情況下提前啟動。首架取證改裝施工在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劉韜同志作為改裝項目負責人被派到現場進行技術支援。高質量的改裝設計方案和完善的改裝器材保證了改裝順利完成,并隨后獲得中國民航局改裝設計批準。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一個復雜程度的改裝和取證,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的飛機改裝工程業界都是十分罕見的。
在這之后,經過多次空中試驗飛行。2015年9月3日在國航由北京飛往三亞的航班上,300余名旅客在萬米高空實時觀看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直播。同年9月下旬,該項目通過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知名專家組成的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項目鑒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劉韜同志堅信,每一份歷練都會帶來蛻變,每一份執著都會換來收獲。航空維修和飛機改裝工程的探索之路永無止境,逐夢征程任重道遠。他將牢記初衷,向著自己的航空夢闊步前進,力爭為中國航空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飛機改裝部 劉韜